首页康养专家-正文

张伯礼:康养是全链条的维护健康

2022-11-28 16:38:02点击量:59995

image.png

张伯礼在元宇宙会场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人民康养作为全程推广传播平台,以“全民身心健康,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2大健康论坛暨人民康养大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和元宇宙会场同步举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元宇宙会场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老年康养及产业发展》的演讲。他指出,大健康产业包括健康科技、健康服务、健康衍生的一系列大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目前总量已超过8万亿元,已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张伯礼表示,“我国到2030年进入超老社会,社会负担将加重,将危机转化为动力,就能帮助我们度过这一阶段,大概需要30至40年时间。”

下文为张伯礼在人民康养大会演讲实录整理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列成章,内容丰富,包括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里,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里,又提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的服务。”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国民健康规划也不断完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到:到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部分首次提出“促进老年人健康”。在大健康产业结构链里,包括健康衍生、健康科技、健康服务的一系列大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目前总量已超过8万亿元,成为支柱产业。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发现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1.9亿,比上一个10年提升了5.44%。到了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0%,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我国老年人口增加,慢性病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呈同步上升的趋势。

所以现在提出“康养”。康养的概念就是“维护健康”+“养生保健”,既要健康维护,又要积极预防,还包括疾病治疗和病后康复,是全链条的维护健康。

2020年,养老产业首个国家统计分类出台,明确了包括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在内的12类养老产业全链条范畴。

我国创立康养结合模式,康养结合模式主要是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展开不同程度的合作,例如部分病床使用率较低的一级、二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嵌入养老服务,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险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自建养老社区,实现养老纵深发展;构建医、药、健、护、养全程康养一体化服务。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成为我国固定的模式,而康养是三种养老模式的共同点。这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模式逐步成型,综合性的养老服务平台或将成为主流。医疗服务、器械设备、新型医药、文娱、地产、金融、科技等多领域联动,积极打造多维养老的生态圈,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从现在来看也存在很多困难,它的困难是现有的存量养老机构中大部分依然是小微机构,依然存在着盈利难、融资渠道难、融资渠道少、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这就需要金融机构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养老需求更加旺盛,这对金融企业来说也蕴含了大量机遇。

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就是要分类指导。按照年龄分类,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需求不一样,需要的养老模式、健康的服务照护要求也不一样。65至75周岁的年龄段,还可以参加多种社交活动;75至85周岁的年龄阶段,体力、智力、精力都要量力而行,要以维护身体健康为主,维护了健康就是减少了社会资源的付出,同时也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85周岁以上的重点在于“养”,体力、智力、精力都进入衰弱期,他们需要更好的全身心的照护。按照职业分类,每个老人有着自己和他人不同的职业、兴趣爱好和社会角色,以及身体状况,可以按照这些分类指导养老,让老人能够和自己年龄、社会背景类似的老人一起有“共同语言”,为老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将现在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创新型养老保障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与养老两种资源,提供持续性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康养产业是一个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个业态的工业集群,也包括休闲、娱乐、旅行、休假等多个项目。康养产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基于消费群体、基于市场需求、基于关联产业、基于自然资源,甚至基于地形地貌,包括高原康养、山地康养、丘陵康养等等。还有候鸟式养老模式,例如有很多养老群体冬天到三亚、夏天到北极村,特别是有呼吸疾病的老年人会在三亚度过冬天。所以康养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康养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2018年达到5万亿元,2020年达到8万亿元,2030年估计达到20万亿元。在《全国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里包括森林康养,《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里提出旅游康养。同时养老产业初步形成的商业模式也多种多样,初步总结有几大类:首先是地产类,拓宽了养老产业发展的空间,为地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其次是中外资险企类,在资金方面提供了保障;第三是综合类;第四是地方国资类等。这些商业模式是我国康养的一支力量,它丰富了康养的内容,更多地提供了康养的基地,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的服务。

在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到华南地区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占据全国首位,“康养+医疗”模式成为主流趋势,“康养+特色资源”模式百花齐放,康养产业将老龄社会危机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到2030年进入超老社会,社会负担将加重,将危机转化为动力,就能帮助我们度过这一阶段,大概需要30至40年时间。

责任编辑:昝虹兵

来源:人民康养

推荐

热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