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14:13:00点击量:58811
2021年11月3日,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高速铁路用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1月9日证券日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自改革开放就被提出来的论断践行至今,中国的科技已有了质的飞跃,北斗卫星的研发,5G时代的到来,手机支付等等,中国高铁更是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走出了自己的一条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道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今的中国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一大批科技成果的领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引进来到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国铁路已经走过沧桑百年。
数据虽然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确实最有说服力的。从不足1万公里的铁路线到两万公里的高铁网,从“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基本建成到“八横八纵”高铁网的畅享,从跨越塞北风区的兰新高铁,到驰骋东北雪海的哈大高铁;从蜿蜒岭南山川的沪昆高铁,到环抱胶东半岛的青荣城际,高铁红利正在造福越来越多的民众。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只能靠自主创新,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难题。”也正是坚持自主研发,我国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建设出了多条让世界惊叹的高铁线路,让这钢铁骨架在中国的各个地方。而作为高铁的大脑和神经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也从设备进口到了完全自主创新的阶段。
科技自主创新上的活力让中国高铁更智能,更绿色。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纸质票到电子客票,从铁路勘测用手绘到使用北斗卫星,中国高铁从“零”到领跑世界。这“飞驰”的背后是铁路工作者对科技自主创新的坚持,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中国高铁将在智能和绿色的快车道上继续领跑”这是杨斌在见面会上所说的,这更是来自中国高铁的自信,是中国科技的自信。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中国铁路一次次地“惊艳”世界,发出创新发展“最强音”。在未来,中国高铁也必将更智能绿色,中国也必将成为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崛起。
责任编辑:朱艳昕
来源:东方网
向“新”前行 乘势而“飞” 海南点燃低空经济新引擎
2024首届知识产权创新合作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韩刚教授等的新成果被评为2023年度全球十大恐龙新发现
2023海南互联网大会在海口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