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42所中国科技进展最强高校,来了

2022-10-11 15:43:11点击量:59457

一国之大学,当有其对于一国之任务;一代之大学,当有其处于一代之特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攻关。这也对高校科技创新更加突出“国家使命”、更加突出“主动服务”、更加突出“质量提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年攻坚克难,高校铸就科技“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能够充分展示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硬核实力,让我们通过2012-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入选结果,一睹高校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

清华、北大、哈工大,强者恒强

统计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的100个项目来自于42所高校。十年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骑”绝尘,入选项目数量分别为13项、9项、9项。其中,北京大学的科技突破曾连续8年榜上有名,堪称我国科创领域“领头羊”。

十年来,北京大学自觉承担引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其入选的13项科技突破集中于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学、物理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北京大学在保持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同时、注重支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如梅宏院士团队在大数据融合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明了“颠覆式”的黑盒互操作技术;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重大难题,乔杰院士等带领科研团队在全球首创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为我国每年数百万家庭带来了孕育健康新生命的希望;高文院士团队通过多年创新求索,让中国进入超高清电视时代,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领域建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着力引导学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本、大力推进科学交叉、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为我国顶尖高校的清华大学,2012年以来,除了有9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外,学校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高水平论文质量大幅提升,38项创新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这些成就彰显了清华大学在科技突破方面的深厚“内力”。近年来,清华大学强化科技创新系统布局,2018年12月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矢志围绕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2020年4月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布局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大健康、健康大数据、预防医学等学科方向;2021年4月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聚焦7nm及以下工艺节点“大尺寸高性能计算芯片”“先进工艺技术”“EUV光刻以及下一代光刻技术”三个“硬骨头”领域,打造自强之“芯”......清华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努力做到“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

“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从曹喜滨等科研人员研制发明了可重构模块,在航天产品难以标准化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微小卫星的快速集成问题,奠定了微小卫星低成本、高性能、批量化研制的核心技术基础;到赵航教授等人率领研究团队对“神光Ⅲ”大型激光装置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潜心研究10余年,在国内首次实现多靶型、智能化、甚多束激光高精度控制与瞄准定位;再到冷劲松院士团队自主设计并研制的中国国旗锁紧展开结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智能结构应用于深空探测工程中的国家......哈工大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卓越创新之路。

同时,据统计显示,在已知公布的科研成果中,有的入选项目为高校独立完成项目,有的是高校主持合作完成的项目。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独立完成并入选的项目最多,为4项北京大学主持合作完成项目最多,为11项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独立完成,或主持合作完成,这些高校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科创成就,而我国高校也已然形成了一支声势浩大、实力强盛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创造出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科技成果。

科技“王牌军”,“双一流”领衔

纵览2012-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情况,入选数量位居TOP5的高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除北京大学(13项)、清华大学(9项)、哈尔滨工业大学(9项)入选数量遥遥领先以外,浙江大学(5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项)、中山大学(4项)、东南大学(3项)、兰州大学(3项)和武汉大学(3项)表现亮眼,彰显了我国“双一流”高校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高地。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以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十年来,浙江大学共有5项科技突破上榜,每一项都是浙江大学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范本”。在这之中,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团队有2项研究成果入选。在疫情全球肆虐的今天,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李兰娟院士团队曾在武汉夜以继日地奋战两个月,把“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经验等用于患者的救治并取得显著成效。而“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是李兰娟在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创建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这一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也是首次花落浙江;“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及临床诊治研究”这一科研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十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均有4项研究成果入选。其中,自2015年起,中山大学就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的建设。在“三大建设”之下,中山大学科研经费从10亿元规模增长至超过38亿元,位列全国高校前列,是2014年的近4倍;“十三五”期间,中山大学承担重大科研任务210项,是上一个五年的4倍,承担千万级科研项目118项,约为上一个五年的5倍;学校获批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相比上一个五年实现倍增......科研经费总量倍增、科研项目数量翻倍,都是中山大学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有机结合的有力佐证。

东南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均有3项成果入选,在十年来入选的42所高校中表现不俗。“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120年的历史铸就了东南大学强大的工科基因,也让“东大智造”的名声享誉海内外。2018年度,东南大学发现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型铁电体,标志着我国在分子材料领域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2020年度入选的“CMOS毫米波芯片与大规模集成相控阵”研究项目,曾入选“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成果已在车载、船载和无人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和毫米波5G领域得到规模性应用;2021年度入选的“信息超材料与系统”项目,在国际上创建了信息超材料新体系,使超材料从等效材料变为实时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可颠覆传统通信、雷达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和功能。

“双非”强校,携国之利器出圈

引人注目的是,在十年来入选的高校中,有4所非“双一流”高校的身影,能有如此出彩表现,足见其在各自基础研究领域的扎实功底。这4所高校分别是燕山大学(2项)、南京工业大学(2项)、陆军军医大学(1项)和安徽医科大学(1项)。

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燕山大学,秉承着哈工大学优秀的国防基因,始终以服务国家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践行着自身的历史重任。2013年,田永君教授课题组科研成果“纳米孪晶结构极硬立方氮化硼” 发表在Nature上,并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性能更加优异的系列刀具材料将会诞生,并将在机械加工、地质勘探、石油和天然气采掘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度入选的“具有极高硬度和稳定性的纳米孪晶金刚石”同样出自于田永君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建立的多晶共价材料硬化模型指导下,成功合成出具有极高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纳米孪晶金刚石,实现了合成出比天然金刚石更硬的材料的科学界与产业界的共同梦想。

作为科研实力雄厚的非“双一流”强校,南京工业大学拥有众多优势科研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学校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依托科研平台,学校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据官网显示,学校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现有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在2022年6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南京工业大学位居榜单前50,超越不少“双一流”高校,展现出南京工业大学在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方面的极大潜力。

陆军军医大学的“1.1类原创新药——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该成果是邹全明教授团队历时15年,研发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个Hp疫苗。同时,该疫苗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拥有4项国际发明专利和1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陆军军医大学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军事医学救治技术及设备,产出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多年来,陆军军医大学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正在向建设“部队满意、世界一流军医大学”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

除此之外,同样有1项科研成果入选的安徽医科大学,始终将打造“医学教育新高地、医学科技策源地、医学转化聚集地和健康服务示范区”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蓝图。近五年来,从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到连续7年斩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从在重大新药创制、高端医疗设备研发、远程医疗技术开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到“人类卵母细胞冷冻保护剂”“基于MANF作为标记物的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产品及方法”等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次次高光时刻标注着安徽医科大学建设发展的新高度。

多位院士坐镇,尽展其能

“广大院士要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带领团队作出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28日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

据统计,十年来我国高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各个项目负责人中,两院院士数量占比超过5成;有9位负责人主持的项目多次入选,其中8位为两院院士,占比将近9成。这一数据成为两院院士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力佐证。

责任编辑:昝虹兵

来源:软科

推荐

热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