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16:48:15点击量:29884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农业技术交流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和亮点,给我国提供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业发展机遇。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优势明显。海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中的热带国家在气候和农业资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自古以来贸易往来频繁,特别是农业交流更是渊源颇深。
近年来,海南着力发挥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不断加强与共建国家在热带农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有效提高区域粮食产量,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优势在哪儿?
“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西亚、南太平洋岛国、北非、东非和拉美等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这对于在中国具有独特热带资源优势的海南来说,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通过与这些国家开展农业交流合作,海南可以成为中国对接世界农业的一扇窗口。
4月1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开幕,超3000位国内外嘉宾和种业同仁参加大会。多位院士专家、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发布最新成果,分享最新理念,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海南农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势显著——论区位,海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冲,与世界100多个热带国家“地缘相似、情缘相亲”。海南与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交流,既有需求,也有空间。
● 一方面通过技术援助,帮助当地扩大农业生产、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提升中国、海南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 另一方面,很多海南企业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中,也有了更多稳定可靠的原材料来源。
论基础,海南有着悠久的农业对外交流历史,为促进农业技术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1898年,马来亚华侨邝世连乘坐一艘帆船,带回一小袋咖啡种子,在如今文昌市文城镇石人坡村自家院子里,种下了海南第一棵咖啡树,开启了海南咖啡种植史。此外,海南引入了橡胶、红毛丹、番石榴等作物品种,并把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和椰子病虫害防控等农业技术带到海外,促进了各国间农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2019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派出专家团队,深入柬埔寨调研胡椒生产情况,以我国胡椒生产技术为基础,集成适宜柬埔寨气候特点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图为研究员现场指导胡椒种植技术。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论技术,海南南繁基地打造“种业硅谷”,南繁每年育制种面积超过20万亩,在全国育制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经过南繁基地的培育。
10月17日,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中灶村的22.4亩哈密瓜基地内,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科研团队正在组织收割大豆。这是海南首次在冬季瓜菜地闲季示范轮作的大豆。
“此次夏季示范种植四个大豆品种,最高亩产可达183公斤,为热带地区大豆的全年种植作出有益探索。”
项目负责人张焦平透露,团队从2021年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来,成立“一带一路”大豆生物育种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专注在海南开展适宜热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逾500斤等成果,今年团队克服热区夏季高温、多雨、多虫害等影响,从田间管理、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等方面为热带大豆推广种植探路。
3月4日,在三亚市新村田洋国家南繁育种基地,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给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繁育的大豆绑编号牌,准备采收。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亮点在哪儿?
热带农业是热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热带地区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0%。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贫困和发展挑战的关键,可以充分发挥热区生产潜力,促进热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 搭建平台——近年来,海南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领域务实合作,大力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建设“中国(海南)—柬埔寨”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等。搭建中非热带农业合作平台,在海南举办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将于今年11月在海南举办,将为深化中非农业科技、投资和贸易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巴基斯坦拉合尔旁遮普大学6位师生,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水培蔬菜基地与科研人员学习交流。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 推广新品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围绕非洲国家热带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在天然橡胶、木薯、腰果、油棕、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品种选育、高产栽培、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研发出适宜本土化的品种60多个、实用技术200多项,加速农业技术推广,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10月13日,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试验示范点稻田,科研人员在测量记录数据。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 加强技术交流——10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立足海南,服务世界热区,积极开展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举办“一带一路”热带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与培训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科技为支撑,向亚非拉美及太平洋地区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推广木薯、香蕉、油棕、沉香等作物的配套技术。同时还派出多名农业专家开展热带农业生产调研和技术指导,先后培训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并接收外国青年科学家来中国开展学习交流,为热带农业“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4月4日,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的外籍嘉宾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瓜果展区参观。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农业企业走出去,离不开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香蕉是世界贸易的大宗农产品,海南顶益绿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打造了100亩香蕉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每公顷产量达45吨,远超当地5吨的平均产量,目前其辐射基地香蕉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
中国热科院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提供技术支撑,携手企业在当地建设香蕉、黑胡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促进黑胡椒单产从4.0吨/公顷提高到5.8吨/公顷,增幅45%。此外,2022年6月,中国热科院将2500株“热研73397”组培苗空运运往柬埔寨特本克蒙省的基地开展种植示范,组培苗成活率达98.44%,实现我国橡胶树组培苗首次走出国门落户柬埔寨。
机遇在哪儿?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联动,是海南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职责使命。海南将注重发挥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彰显双边交流的务实成效。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发展动力,海南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也将迎来新机遇。
业内专家认为,海南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才与产业基础,南繁硅谷已成为种业育种的加速器。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诸多优惠和便利的政策,可将海南打造成我国国际种质资源的中转站、中国种业的出海口和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推动我国种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位于儋州的海南天然橡胶新型种植材料创新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黄天带端着长大后的“试管橡胶苗”。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也提出,利用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政策机遇,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热作起源中心,规范安全开展橡胶树、芒果、木薯、澳洲坚果、椰枣、辣木、产胶替代植物等种质资源交流交换与合作研究,引进我国缺乏的热作野生近缘种、遗传分析工具材料等新种质以及核心种质资源。 “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谋划用好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利好政策,发展农产品进口加工贸易合作,将我省打造成国际热带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通道。”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海南将依托自贸港投资便利化政策优势,加大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提升海南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扩大海南农业世界影响力。
责任编辑:林锋云
来源:海客谈微信公众号
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三亚开幕,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
第一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将于10月23日至27日举行
海南组织优质特色农产品赴成都举办产销对接会 签订1.6亿元订单
海南休渔期定了!历时共3个半月